|
聚焦高質量發展丨多元驅動 老漢口出新出彩強商業时间:2025-06-02 【转载】 阅读
新華網武漢6月2日電(趙夢琪)漢口,作為武漢開埠興源之地,江岸區沉淀著老漢口深厚的商業基因,從巴公房子的歐陸風情到吉慶街的市井煙火,這片土地始終懷揣著對商業活力的不懈追求。如今,江岸區正以“主體多元、場景融合、業態創新”為引擎,推動傳統消費場景煥新升級。 多元場景融合打造消費新引力 端午假期,吉慶街人氣持續高漲。白天,這里彌漫著濃郁的老味道。在曹祥泰、汪玉霞、五芳齋等老字號門前,顧客們排著長隊,選購綠豆糕、粽子等時令美食,傳統的魅力在此盡顯。夜晚來臨,吉慶街展現出全新姿態。“老通城·通城印巷”里聚集了30余家華中首店、武漢首創品牌,音樂演出、餐酒吧、沉浸式演繹茶館等“新夜態”吸引著眾多游客。據招商經理賈坤和介紹,自今年4月底開街以來,這里客流量已突破50萬人次。
圖為“老通城·通城印巷”街區。 新華網發 傳統非遺老字號與新潮“夜場景”相融合,吉慶街打造出全天候多元消費體驗,形成“日嘗老味道、夜探新玩法”的消費閉環。 沉浸式體驗是江岸區活化城市空間、解鎖“老漢口”記憶的關鍵方式。傍晚,南京路西段保元里巷口,游客可以身著民國服飾手持《江城晚報》,跟隨演員穿梭,沉浸式感受《保元風云》端午特別場;或者帶上寓意祈福納吉的五彩繩,登上“知音號”,回到老漢口。“知音號”這條被譽為武漢最會“講故事的船”,已見證了130萬人次的時空穿越之旅。
圖為在平和坊舉辦的陶里陶器市集。 新華網發 這個端午,江岸區更增添了許多特色消費場景。平和坊的陶里陶器市集成為親子遛娃地和手作控天堂;黃浦大街橋下空間紅黃藍撞色涂鴉墻與“武漢”“江城”立體字同框,隨手便能拍出賽博朋克大片,這里既是護學驛站又是文化市集、科普長廊。
圖為節假日的巴公房子。 新華網發 在江岸區,多元場景的融合不僅在平面上,更朝著垂直維度深入拓展。巴公房子從萬里茶道的見證者華麗轉身為藝術酒店,節假日期間持續滿房;多牛世界的老廠房里,漢派相聲的笑聲沖淡了工業遺跡的滄桑。歷史文化與現代消費場景在這里相互交融,將老街區、老建筑轉化為消費流量的入口,挖掘著“時間價值”背后的商業潛力。據了解,2025年1-5月,江岸區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全域客流、消費同比均有顯著增長。 多元業態創新推動消費升級 在推動多元化消費場景融合的基礎上,江岸區進一步通過業態創新,加速消費升級,打造商業新地標。截至2025年5月,江岸區的商業綜合體已達11家,“四首經濟”(首店、首發、首秀、首展)的密度位居全市前列。
圖為端午節期間潮流盒子X118商場舉辦二次元主題活動。 新華網發 在潮流盒子X118商場,二次元主題店內擠滿了挑選“谷子”的00后,有著20年歷史的老百貨借助30余家動漫首店實現了華麗轉身。這座體量僅1.6萬平方米的商場,憑借93%的華中首店占比,在2024年實現營業額2.5億元,消費者平均每周到訪2-3次。運營負責人程功表示:“我們把老商場打造成華中最大的‘谷子聚集地’,正是看中了二次元文化在武漢百萬大學生中的影響力。”
圖為武漢HOCH漢堡節現場。 新華網發 端午節期間,江岸區的商業活動同樣精彩紛呈。武漢萬象城的漢堡節持續火爆。HOCH漢堡節主理人表示,“整個漢堡節大概來了30多個品牌,每天差不多接待10萬多人次。” 江岸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江岸區引進了260余家品牌首店、定制店,從高達基地華中首展到航天文創沉浸式藝術展,每個“首”字頭項目都成為業態創新的有力支撐,不斷點燃消費者的新鮮感和熱情。與此同時,“商旅文”融合催生出多條網紅沉浸式體驗路線,進一步增強了消費流量的吸引力。 這種破圈效應在更廣泛的場景中得到體現。在武漢天地騎行裝備店里,60后與00后同框;在華中首個“高達基地”,年輕父子正專注地研究模型拼裝。 江岸區鼓勵各商圈、商街緊跟消費熱潮,結合重要節慶、節點及活動、賽事,不斷打造貼合需求的消費場景和各類主題活動。 武漢馬拉松比賽期間和五一假期,武漢天地商圈通過創新消費場景和舉辦各類潮流趣味活動,分別吸引客流113萬人次、80.3萬人次。“小眾文化大眾化、垂直需求場景化”的升級路徑正在江岸區逐步形成。 多元主體共振激活老漢口商業基因 政策搭臺,企業唱戲,文化鑄魂。在商業煥新的進程中,江岸區多元主體協同,形成了活躍的消費市場格局。港資瑞安集團深耕武漢天地19年,秉持“修舊如舊”的理念,61公頃的舊城蝶變為城市會客廳,獲評湖北省夜間消費集聚區。央企華潤集團打造的武漢萬象城,不僅成為城市時尚消費高地,還帶動周邊區域商業氛圍提升。新開業的武漢山姆會員店占地超2萬平方米,以“家庭友好型消費綜合體”的新角色加入江岸消費矩陣。民營資本則聚焦垂直創新,湖北白云邊集團改造的“老通城·通城印巷”,以音樂潮流文化為核心,將老街升級為Z世代聚集地。國有企業在歷史風貌區保護開發中,兼顧文化傳承與商業創新,武漢城市風貌集團以“修舊如故”的改造理念,將老建筑改造成風貌酒店,百年建筑煥發出新生機,文化溢價效應顯著。
圖為武漢山姆會員店江岸店開業首日。 新華網發 今年以來,江岸區通過“商旅文”融合,組織了“新年購江岸GO”2025新春消費季、“櫻你而來 樂購江岸”漢馬櫻花消費季、“享住江岸”住房消費季、小龍蝦消費季等系列重點活動110余場,周周有主題、月月有活動,發放“樂購江岸”新春消費券252萬元,打造購物、住宿、餐飲、演藝等多業態的消費新增長點,釋放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”全鏈條消費活力,帶動消費超億元。 據統計,2025年1-4月,江岸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92.00億元,增長8.5%,增速與規模均領跑武漢中心城區。江岸區相關負責人表示,當前,江岸區正緊抓武漢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機遇,堅持“政策 + 活動”“線上 + 線下”相結合,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,積極拓展數字消費、服務消費,大力發展首發經濟、銀發經濟、假日經濟,挖掘消費潛能,推動老漢口商業基因的持續煥新。 |






